钟楼原址在广济街口(鼓楼的西面),胡鼓楼在同一中轴线上。明朝万历九年迁址到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。
关于钟楼迁址有一段美丽的传说。万历年间,关中地震后道士高承之断言,是万年鳌鱼在地下作怪,于是知府将钟楼迁到现址震住***作祟的*口(是整体迁移,而不是***),从此西安*,万民乐业。钟楼正面的楹联*反应了这段传说。实际上钟楼的东迁是与西安城市发展的东移直接相关的。钟楼始终处于西安交通地理的中心位置。钟楼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报时的,晨钟暮鼓成为西安的标志之一,但是过去报时并非清晨敲钟,黄昏击鼓。据考证,老西安报时的其实是钟鼓并用。
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1384年),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,与鼓楼对峙。昔*楼上悬一口大钟,用于*报时,故名“钟楼”。
玉祥门,西安西城墙一城门,位于西安城墙西门以北。1927年,为方便交通,特凿通明城墙而修此门。
该门的名称源于冯玉祥将军的大名。
1926年4月,河南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、张作霖、阎锡山的支持下,率镇嵩军9万余人进攻陕西,企图消灭退守西北的国民军,开始对西安进行长达8个月的*。为解西安之围,*北方局**请于右任赴苏,敦促在*考察的冯玉祥将军回国重整旧部,以解西安之围。冯玉祥接受了*提出的“进军西北,解西安之围,出兵潼关,策应北伐”的意见。同年9月16*,冯玉祥在内蒙古五原誓师后,便率国*军进军陕西(冯任总司令)。11月27*夜,在国*军胡守城陕军的夹击下,镇嵩军全线溃退,西安城解围。为纪念冯玉祥将军解西安城之围的历史功绩,将新凿之城门命名为“玉祥门”。
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,用于*报时,故名“钟楼”。
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,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,明万历十年(公元1582年)移于现址,成为一座绾*东西、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。